首页
首页 > 新闻 > > 详情

画廊周北京,15位艺术家作品现身798户外空间(福利赠票)

2023-05-29 11:26:49来源:ELLEDECO家居廊

第七届画廊周北京于5月26日开幕,公众开放日至6月4日。本届画廊周携手海内外40余家参展机构共同呈现年度主题“易见”(Visibility)。并延续画廊周北京一以贯之、兼容并蓄的项目框架,以主单元为根基,聚焦北京本地当代艺术生态。通过艺访单元开拓视野,汇聚全球当代艺术精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 公共单元部分由独立策展人陈立领衔策划,由15位艺术家以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等不同媒介进行创作,在798园区的各大核心户外场域,为大众呈现了一场既有学术视角,又别具艺术感知的体验与互动。

DECO与策展人陈立及本次5位携新作参展的国内艺术家一起来到798,针对策展主题“琢面”和创作思路进行深入沟通。经过三年的沉寂后,艺术家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和表达欲望。围绕着主题和自身创作脉络,在公共场域下探讨着作品与场地、与公众的互动体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画廊周北京2023,公共单元策展人及国内委托艺术家群像;从左往右依次为艺术家张移北、李怒、王光乐、袁可如、夏乔伊和策展人陈立。

在本次展览的主题拟定上,陈立延续了自己长期探索的地缘政治、身份与主体的复杂性问题。试图用当代艺术、公共艺术融合的形式回应当下时代中主体身份的焦虑。面对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时代背景,我们如何处理现实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内部的张力,从而以可见的形式抵达事物的本质。

作为疫情开放后的大型艺术项目,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所有艺术工作者们,都对现实的紧张,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处理复杂力量之间的博弈关系,抱有极强的表达欲。这自然成为展览的核心方向与作品的出发点。

陈立

策展人

陈立引用了卡尔维诺著作中的两个形象,一个是火焰,一个是结晶体,两者都代表着一种最完美的秩序。火焰代表着“喧嚣中的秩序”,有一种涌动中的张力。结晶体是一种内部的“自我组织的系统”,有一种稳定的力量。由此,衍生出公共单元的展览主题《琢面》。

这是一个隐喻性的词汇,想象一颗原石,经过理想的切割和不断雕琢、打磨后,最终透过阳光的折射,将其内部和外部的光泽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过程充斥着内部、外部之间的复杂张力,蕴含着一种此消彼长、抵抗溶解的动态平衡。

位于 798艺术中心广场的大屏幕上将循环播放艺术家陈丹笛子的单品录像作品《房间》、艺术家冯冰伊的三通道录像作品《那个跳进火山的哲学家》、艺术家刘野夫的单频高清录像作品《广告,提案1,3,5》、艺术家马秋莎的单频录像作品《火星》、艺术家童文敏的单频录像作品《芭蕉林》和艺术家袁可如的单频录像作品《电影课》。

左图为艺术家李涛创作于2021年的雕塑装置作品《少一块板子的架子》,右图为陶辉创作于2017年的装置作品《无题(风杯)》。

艺术家陈哲创作于2022年的雕塑作品《观星者》 位于798艺术中心广场

展览以轻质的能动、隐喻的演绎、秩序的裂缝为框架,15位艺术家的作品混合了雕塑、装置、影像和表演等多重媒介,横跨物质性与精神性,共同阐释着可见与不可见、公共与个体、有序与无序之间相互分离又交叉的游移关系。继而构建观者在心智上的线索,阐明现实危机与个体焦虑。

区别于室内空间的艺术展览,处于户外环境中的艺术作品在观看方式、体验维度、叙事性等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化。策展人与每位艺术家共同商讨作品的呈现形式及选址,以便在一个更适合的场域内传达作品的意图。

这一艺术介入的方式,也打开了场地的更多可能。公共空间下的开放氛围,让作品承载的信息更具普适价值。原本空旷的广场只是一个迅速通过的交通空间,因为艺术品的存在,人们愿意更多的停留、观赏,走入、体验。充分释放了开放场域中艺术作品的天然优势,在创意与现实间着力实现当代艺术的多元价值,营造广场中的新聚集方式。

李怒

《隐喻的象征物》

雕塑装置作品

2023

798艺术区 包豪斯广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东侧)

途经包豪斯广场,一个巨大的铁红色碗型雕塑跃然眼前。一张平整的钢板经过持续反复的敲击后,形成了现在的造型。外部强加的力量在钢板表面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与材料内部向外延展的抵抗力量不断制约、回应,两股不可见的力量彼此作用后,借由材料的韧性自然形成了曲面空间。10米直径的超大尺度极具视觉的压迫性,像一个倒置的天空穹幕,分隔出鲜明的边界。

《隐喻的象征物》雕塑装置位于街道背面有一个梅花形的入口,可以进入装置内部,走进感受外部和内部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艺术家李怒在创作之初便关注到“包豪斯广场”上常进行滑板运动,装置刚落地,便成为了滑板玩家的“新场地”。

走进内部,身体不自觉地沿着弧面行走、攀爬,仿佛回归母体包裹下的温暖与安全,自由探索着每个角落。站在4把椅子标记的地点,声音的传递有了回音壁似的放大效果,恰似对现实的呐喊与反抗。自外而内,每个人都成为了“剧场雕塑”中的一景,在物质、身体和精神之间,彼此分离、融合,上演唯一而独特的一幕。

艺术家李怒将它定义为“剧场雕塑”。在雕塑之外,它更是一个造物的剧场。走进空间内部,位于四把椅子的位置,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回音壁现象”。

王光乐

《白盒子》

互动装置作品

2023

798艺术区 复兴广场

如今,“白盒子”已经成为画廊和美术馆的代称,内部围合的虚空间构建了一种中性立场,营造出一个抽离于现实的空间。艺术家王光乐巧妙地提取了白盒子中的负空间,并将其变成实体置于户外广场。以“分有”(源自柏拉图理念论:现实事物只是对理念的分有)的同质化切割方式,让流动、交叉、分离的曲线路径穿梭其中。

艺术家将一个白盒子形态的立方置于户外公共空间,如同填筑了画廊与美术馆的内部空间,使其以负形的姿态显现于公共。

当人们带着好奇走进这座“迷宫”,只能露出隐约的部分视线,既期待又迷茫的心境淹没在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中。这或许是艺术家想要传递的化学反应,置身于艺术品中,沉浸式地行走,试图找到出口,却又流连这漫无目的悠哉。行为、心理上的不确定,像极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感受。至此,于艺术迷宫中遨游的体验似乎也多了一层隐喻。

艺术的价值有一部分源自于它们提供的片刻抽离感,在现实世界构筑一种非常规的再观察、再审视的场域,不止于虚无主义的观赏,而是带着尖锐而敏感的视角重新感知世界。我们与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常常扑朔迷离,艺术家通过不同媒介的特质进行传递,让那些日常中不可见、不易被感知的微弱关系、轻质而灵动的气质变得可见、可感、可知。

Lawrence Weiner

《一为多收益/二为表演好/三下准备齐&四就朝前跑 》

大型户外参与式作品

1991/2008

798艺术区 爱马思广场

Lawrence Weiner一贯钟爱公共艺术,出于对艺术普及的坚定信念,他在许多城市空间留下了大量作品。韦纳擅长于用文字作为表达观念的媒介,他使用最普通的字体描绘出单词、有关联的图形和诗一样的短句。《一为多收益 / 二为表演好 / 三下准备齐 & 四就朝前跑》创作于1991年,本次在798呈现的形式使用了在世界各地都流行的民间游戏——跳房子为主要元素,颇具趣味性和互动性。

与画廊周北京同期,韦纳的个展将于里森画廊北京空间呈现 (2023年5月27日至10月14日),这是继2008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以邀光」之后,艺术家再度于中国推出个展。

格子两旁和周围的文字都伴随中文翻译,观众可以从第一视角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去感受作品。当观众沿着格子跳跃并阅读地上的文字时,每个人心中的感受和思考都会不同。“帮助观众更多地认知自己与所处世界的关系”,也是韦纳所追求的艺术存在的意义。

夏乔伊

《太阳蝶》

雕塑装置作品

2023

北京798 电子广场

人类与自然、太阳、大气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但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艺术家夏乔伊在科学家亚历山大·奇热夫斯基提出的太阳黑子与历史进程的关系论中获得启发。用八片缝有世界地图的天幕制成“蝴蝶”投影地图,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的装置安放于798电子广场。他将太阳黑子活动与人类社会中发生的大流行病、战争和革命找到对应地点,在天幕地图上以三棱镜作为标记。

夏乔伊将工业织物、服装辅料和棱镜缝合成一件复合装置。作品由八片缝有世界地图的天幕组成,并以蝴蝶的形状排列在广场上。

每当阳光穿透天幕上的棱镜,地面上就投影下彩虹光斑,与篷下避暑的人们相互交织、叠加、碰撞。每一道彩虹都象征着历史中的一次“秩序”与“暴力”的转换,人们像在唯一“庇护所”中,以世界公民的视角看待地球。不禁想起“蝴蝶效应”,一场战争、一个病毒,一场革命运动都将牵动全球。

张移北

《任凭》

雕塑装置作品

2023

798艺术中心广场

还记得工地上常见的水泥管吗?艺术家张移北以此为原型,一个以线性结构示人,一个镂空,一个完全封闭,三个同样大小,但材质、密度、塑形方式都不同的圆柱放置于地面上,并被钢索连接着。吊车随机吊起其中一个物体,其余两个也被拉动,共同悬浮于半空中。由于密度和重量的不同,三个物体在吊起的过程中自发组织起新的形态。

一个水泥管和两个同等大小、但材质、密度和塑形方式不同的物体放置在地面上,并被钢索连接。当吊车随机吊起其中一个物体时,余下的物件都被拉动,共同悬置于半空中。

彼此牵动、拉扯,好似生活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复杂张力。不可见的外界力量的干预,被有形的物体组合呈现出来。悬吊在半空中的姿态,逐渐从不稳定变得稳定,彼此力量的对抗逐渐平衡。不同的材料属性就像不同人的特质,这些特质间互相摩擦便产生了情感关系,《任凭》阐释了这种微妙的关系和影响。

《任凭》外界力量的强势干预,物体看似无差异的形态和彼此的拉扯,指涉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复杂张力。通过部分拉动整体凸显了一种内部的角力。

袁可如

《柔软的沉积》

现场表演

2023

798艺术中心广场

袁可如的创作一直围绕着影像,这一次她用皮肤的概念与工业材料硅藻土、屏幕影像、现场流动的表演相结合,将人与肌肤的隐秘关系转换成影像的语境来阐释。

5月27日表演现场,袁可如把身体的控制与自然生物属性作为出发点,将隐秘或被压抑的信息以一种游牧式的组织结构呈现在该表演作品中。

硅藻具有人体皮肤的吸水、透气性,表演现场的地面上铺着硅藻土制成的地毯,上面绘制着地理图像。演员以身体行为模拟地质勘探,同时把地毯裁剪分享给现场观众。50分钟的表演被实时影像记录下来,呈现在现场屏幕上。

另一个屏幕轮播着影像作品《电影课》,每播放一次,图像都会失真一些,就像皮肤在不健康的状态下表现出的病理反应。最终,借由硅藻地毯与影像的消解,完成了艺术表演与观众的互动。一层一层的结构与关系,阐释着被压抑的信息,隐秘的情绪、记忆逐渐显现。

在袁可如的影像作品《电影课》中,瑜伽老师在电影院里进⾏瑜伽训练, 在座位、阶梯以及⼤银幕之间寻找⼒量、平衡和呼吸的关系, 在彼此和自我之间形成⼀种放映和观看。

回望展览的主题,事物的可见正是因为不去锉平、甚至去锐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才能在琢面折射出其本质。15位艺术家以物质性与精神性共同阐释着这些难以辨明的现实危机与个体焦虑,在公共开放的场域下激活、开启观众的多样感知通道。这也是作品的意义所在,存在于观众自身的消解与重构之中,仿佛一场艺术家、作品、观众之间的游戏。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

2023.04.29-08.13

美凯龙艺术中心

袁中天:无门一窗唯光

2023.05.19-09.03

胡伟:诱饵

2023.04.29-08.13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

弗朗索瓦·莫尔莱 &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欧普与动态

2023.05.27-10.08

A26艺术空间

第五集‍

李怒:拳击手莫扎特‍

‍‍2023.05.19-07.23

空白空间 呈现

欧阳春:空谷幽兰

2023.5.26-6.28

空白空间(顺义)

翟倞:我不理解的,就是我理解的

2023.5.27-7.7

上下滑动或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机构名单

看完本篇,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你觉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DECO将选出5位精彩留言,赠送画廊周北京2023展览通票。凭此票可于画廊周期间(5.25-6.4),免费参观以上名单中40余场美术馆与画廊展览。

摄影 | 林半野 造型 | Kevin Ma

文 | 林楠 策划 | Kevin Ma 编辑 | Tian

部分图片来源 | 各参展艺术家,Lisson Gallery, Yang Hao,Matthew Tamaro, BANK/MABSOCIETY, Louis Vuitton. Sun Shi,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美凯龙艺术中心,A26空间,空白空间,画廊周北京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

开幕即巅峰,这个艺术新地标值得打卡

中国首个涉外商店,再现“北京浪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上一篇:天天头条:德邦证券:啤酒行业量价齐升趋势延续,Q2旺季业绩弹性或更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

资源

课程

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